9月24日,是創新學子返校的日子,也是象征團圓的中秋節。把中秋節定為返校日,遭到了一波兒創新學子的“抗議”。有的學生給校長寫信,建議和家人吃過團圓飯,再返校;有的學生建議第二大周延遲一天放假,將這一天補給中秋節。雖然創新家長沒有對學校的返校規定提出異議,但肯定有著豐富的內心戲。但是,考慮到外地學生早已買好往返車票,晚上返校的安全問題等,創新國際學校沒有采納大家修改返校日期的建議,而是精心準備“彩蛋”,讓創新學子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中秋節!
巧手慧心做團月
揉面、包餡、凹造型……1000多名創新學子忙得熱火朝天,沒錯,他們在親手制作中秋月餅。學校早早準備好了面和餡,創新老師還從家里帶來了月餅模具,就是為了讓孩子們體驗制作月餅的過程和樂趣。月餅做好后,由餐廳的廚師負責烘烤,再“送還”各班品嘗。
雖然創新學子每大周回家都會完成孝親作業,包餃子、炒菜之類的廚房基本功,他們都信手拈來,但新鮮有趣的做月餅,對他們來說是一項新體驗。
一片深情寄明月
看到這搖曳的張張祝?ㄆ藛?和創新國際學校校園里的樹牌、樹欄一樣,它們成了學校的名片。創新學子寫下中秋心語,遙寄明月與輕風,祝福師長和同窗,如此走心的過節方式,怕是正在刷朋友圈看各路友人“逛吃”過節的您也想體驗一把的吧?
賞月,卻讓月艷羨
在平時,創新學子利用晚飯后和晚自習之間的空檔,在操場上散散步、踢踢球,或干脆坐在、躺在草坪上發呆、聊天。中秋夜,創新國際學校把晚自習改到室外,將閱讀、做習題改為集體游戲和才藝展示。辰輝皓月下,創新學子玩起丟手絹、老鷹捉小雞的游戲,彈起吉他哼唱民謠……累了倦了,就干脆躺在操場上,吃幾口自己做的月餅和學校為大家準備的葡萄。那流暢的笑聲,攀著樹干飛到了廣寒宮,那歡騰的場景御風而上,透過云層折射出教育本真的模樣。